外聘专家
Ruediger Heim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结构耐久性与系统可靠性研究所 研发总监,副所长。作为LBF研发部门的主管,管理与工业相关的研发和社会资助的研发项目,协调国家电动车可行性委员会的工作小组与LBF的汽车生产小组、轨道工作小组、德国材料研究测试协会理事会之间的合作。

2022/01/07
由衷

牛津大学工程学院 教授。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由衷教授目前的研究还侧重于可用在微创手术上的可展开结构和机构、折纸结构和可展开的医疗设备。多次发起和组织关于折纸结构的学术会议,包括2018年的第七届OSME ,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折纸研究人员和艺术家的研讨会。

2022/01/07
Junuthula Narasimha Reddy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讲座 教授。应用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讲座教授、杰出教授、机械工程学特聘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和巴西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著有21本教科书和600多篇期刊论文,著作被高频引用。曾获2016年普拉格奖,2016年汤姆森路透社知识产权和科学网的高被引学者—最具影响力的思想,201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ASME奖,2017年美国计算力学协会的约翰·冯·诺伊曼奖,2019年铁摩辛柯奖章(铁摩辛柯奖章成立于1957年,用于表彰在应用力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2022/01/07
卢国兴

斯威本科技大学 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现任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客座教授。长期从事结构构件及与新材料的力学行为及能量吸收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80余篇,被引用超过4000篇次。所发表的专著《Energy Absorption of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Woodhead Publishing ,Cambridge ,UK,2003)是国际上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材料和结构能量吸收特性的专著;担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副主编,和其它多个国际专业期刊的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研究基金、新加坡研究基金20余项;多次组织国际会议和受邀做专题报告。

2022/01/07
陈小奇

斯威本科技大学 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机械制与产品造设计工程系教授、未来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同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智能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增材制造,残疾人辅助机器人、自动机器人系统(地面车辆、水下机器人以及无人机)以及自动化等,目前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10项,编著书籍4部,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报告100余次。入选美国制造工程学会会士,担任美国制造工程学会新加坡分会副主席,IEEE机器人及自动化新西兰分部的创始人。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ntrol a...

2022/01/07
朱森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教授级高工。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2/01/07
黄兴

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原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本土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广州市杰出产业人才,广州市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智能制造政府特聘专家。

2022/01/07
李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车与机器人分会 副理事长。

2022/01/07